请输入关键字
EN
天对地,雨对风,论“对仗王者”,还得是咱“老祖宗”!
时间:2025.04.17

天对地,雨对风

大陆对长空

紫禁对胡同

论起“对仗王者”

还得是咱“老祖宗”

古代没有微博

没有朋友圈

没有小某红

老北京楹联

就是记录当时最火话题的“热搜语录”

堪称“中国式对称美学”的极致

今天,小编带你穿越回

那个“没有热搜,但有门联秀”的年代

看古人如何用最精练的“神对仗”

把治国治家治业

统统写进一副对联里


宫殿坛庙楹联

from clipboard

康熙、乾隆题乾清宫联

清代的康熙、雍正、乾隆等几位皇帝,都特别热衷楹联创作。尤其是乾隆皇帝,基本上每处必题,上有行者下必效之,形成了清代繁荣的楹联创作局面。今故宫可以说是北京地区楹联最为丰富的名胜景点,总数有数百副之多。

表正万邦,慎厥身修思永;

弘敷五典,无轻民事惟难。

——康熙题乾清宫联

上联写要使各国臣服,成为各国统治的典范,就必须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言行,坚持不懈地修养德行;

下联写要治理国家维护统治,就要大力提倡“父义、母慈、兄友、弟恭、子孝”五种道德规范,不要轻视百姓生产生活之事。

康熙借联语表达了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的政治理想。

“正大光明”横额在乾清宫后墙上,是清顺治帝的笔迹,康熙临摹后悬挂于此。

克宽克仁,皇建其有极;

惟精惟一,道积于厥躬。

——乾隆题乾清宫联

上联写统治策略要能够做到宽弘、仁和,这是君王建立王权的法则。

下联写统治要精诚专一,理想的治国之道取决于皇帝亲身的励精图治。

此联表述了乾隆的统治理想。克宽克仁,惟精惟一,身体力行,其实也是圣王的统治理想,但在历史上,真正能够做到这点的并不多见。


市井文化楹联

from clipboard

要说老北京哪副门联流传最广,使用最多,非“忠厚传家久,诗书继世长”莫属。门联是家风的具体呈现,从老北京城胡同宅第门联看,大多都是尊尚道德,崇扬文章,体现了深远的传统伦理与文化血脉。类似的还有:

为善最乐;

读书便佳。

——粉房琉璃街65号联

上联“为善最乐”,出自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刘苍所言,后来南宋朱熹对以“读书便佳”,体现了传统文化中人格修养与事业追求中最重要的两个要素,因而为人称赏。


五行八作楹联

from clipboard

北京城的商业文化源远流长,五行八作的老字号往往以楹联宣扬经营理念,招徕顾客,以广其传。这是楹联中最富有生活气息的一部分。

炮制虽繁,必不敢省人工;

品味虽贵,必不敢减物力。

——乐凤鸣撰同仁堂联

此联的内容,最早见于1706年同仁堂药店创始人乐凤鸣编写的《同仁堂药目叙》,是同仁堂恪守至今的古训,也是同仁堂店铺最著名的门联,也是以同仁堂为代表的北京老字号以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的体现。


小编有一个上联,请您对上一对~  

"十里春风长安道"

请对下联

(原下联"千年明月永定门")


图书推荐

from clipboard

“艺文北京丛书”

《古代楹联中的北京》

李洪波 主编

文津出版社


楹联是体现和代表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一种独特的综合艺术,是中华文明延续性、创新性、统一性、包容性与和平性的有力见证,也是名胜古迹最直观的文化表达。北京地区的楹联数量多,类型齐全,艺术性高,具有鲜明的古都特色。本书立足于北京文化内涵挖掘,分为宫殿坛庙楹联、名胜园林楹联、寺观庵堂楹联、名人古迹楹联、五行八作楹联,以及其他楹联六大类,力图增加读者的审美趣味,留住老北京的乡韵乡愁。

from clipboard